古法紮肚

相信大家對古法紮肚都略為認識,分别有乾紮和濕紮:

乾紮 : 馬來西亞紮法 / 印尼紮法 / 港式紮法
濕紮 : 古埃及秘方紮法

古法紮肚來自馬來西亞和新加坡, 是非常流行的產後修身療法,傳統源用婦女坐月療程,主要用薑油按摩驅風,然後以捆札的方式,將懷孕時受荷爾蒙影響而鬆弛的盆骨及關節向內收緊,從而達到重塑身型的效果,對腰、腹部及盆骨尤其有效。

坊間的紮肚服務花多眼亂

說可以減肥、收窄盆骨、矯正脊骨、修復盆底肌、助子宮內臟歸位,又標榜古法、獨家技術、天然精油配草藥、臍燭肚燭、暖宮等等說法花多眼亂。

其實不當的紮肚方法甚至可能削弱肌力,過度用力紮會使腰腹深層肌肉變弱,盆骨底肌肉變得鬆弛,會增加腰背痛及產後失禁的風險。

古法紮肚有何好處?

  1. 收緊及復原腹直肌
  2. 收窄盆骨,內臟歸位
  3. 腹部按摩, 促進腹部修復
  4. 安全固定腹部肌肉及韌帶
  5. 缓解剖腹生產的術後疼痛
  6. 承托腰背, 短期改善腰痠背痛
  7. 收緊腰腹肌肉, 紮出小蠻腰

為甚麼懷孕可導致腹直肌分離?

腹直肌是固定及保護腹腔器官方面有著重要作用,維持腹壓的重要肌肉,能控制排便、排尿及咳嗽。因胎兒直接壓迫盆底肌肌肉,造成盆底肌的損傷。專業醫學研究指出,腹直肌和盆底肌的相連性;所以證明腹直肌分離與盆底肌鬆弛是相連的。

懷孕期間腹直肌長期受壓,子宮重量增加會分泌鬆弛素,使盆底肌肌肉、韌帶等軟組織鬆弛,令腹直肌向左右兩邊分開,腹部形態向橫拉闊,形成腹直肌分離肚腩凸出。

什麼時候紮肚最適合?

建議順產4星期,剖腹產8星期以上就可以紮肚。因為鬆弛素在產後也會持續停留在體內大概6個月,在鬆弛素控制下,身體肌肉會變得鬆軟,所以在產後首6個月是產後收復的黃金期,可以解決腹直肌分離等種種問題。

紮肚步驟(约1-1.5小時)

  1. 為客人探熱確保健康良好
  2. 量度腹直肌間距
  3. 手法按摩
  4. 陶磁暖宮機
  5. 韓國爆脂機
  6. 紮肚(约15-30分鐘)